相關報導
標 題: | [理財] 他們不是把錢藏在床底下啦!非洲農民的理財方法 |
日 期: | 2015-01-15 |
出 處: |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|
來源網址: | |
完整內容: | 聽說台灣最近越來越冷了,身處在赤道上的我,幾乎忘記寒冷是什麼感覺,一年四季的季節遞嬗只有乾季和雨季、播種的季節與收成的季節。最近是乾季開始,雨季的尾聲,當然還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聖誕節。
聖誕節是全國上下每個人努力工作的目標,從半年前就開始存錢、規劃(規劃買幾隻雞、殺幾隻牛、買幾件新衣),公路上一車一車的牛從農村中被載到鄉鎮去賣,農民們趕著出倉自己穀倉中的穀物(當然這也造成價格下跌波盪),超市中堆滿各種商品,供人們採購,回鄉跟家人過聖誕節。就像台灣一樣,濃厚的鄉土人情羈絆,聖誕節(也可以換成過年/中秋節/復活節)一定要回家跟自己的家人過。
聖誕節買的這些新衣新帽、吃大餐,對一般的非洲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,需要存錢存好幾個月。對我們來說,花一筆大錢時,可能先看一下戶頭哪筆基金可以解約,或是檢查定存帳戶能不能領錢。理財,存錢,投資,這些我們習以為常、賴以為生的金融工具,在農村裡幾乎沒有,那他們的錢存在哪裡?需要大錢花用的時候怎麼辦呢?
各位朋友,非洲並不是個每個人都窮到吃土、30個小時才吃一餐的地方,人們還是有基本理財需求的,這些「金融工具」,在烏干達鄉村其實通通都有,很多很多事情,是同樣的道理,但隨著不同的文化脈絡,而有不同的解決方式。
「現代人認為擁有現金和存款才是有錢,但在傳統社會裡,牛隻才是財富呀。很多人覺得自己很窮,尤其是北邊的Karamajong(烏干達的游牧民族,馬賽人的親戚),但你看看他們,一戶人家好幾十隻牛,那就是好幾千萬先令耶!(大概幾十萬台幣)」我的朋友跟我說,他是個在烏干達北邊Karamoja工作的社工。
在非洲的農村裡時常看得到牛在路邊散步、吃點心、慢跑,也常常能看到小朋友拿一條木棍趕著牛群。牛在烏干達社會中是財富的象徵,也像是我們的「定存」,買一隻小牛大概台幣幾千塊,一兩年過後,一隻成牛可以賣個2~3萬台幣,超過百分之百的報酬率,中間還可以生產牛奶賺點小外快,是個很不錯的投資方案,而且平常只要綁在院子裡吃草就行。
聖誕節將近,對牛肉的需求量大,許多人便將養了一兩年的成牛賣給牛販,甚至還聽說有人因為拒絕出售,牛被牛販半夜偷走的故事。
農作物則有點像基金或股票(雖然這樣的比喻不是很精準),價格隨著供需曲線浮動,每天、甚至每個小時都不同,決定什麼時候買進賣出,是一大學問,就像股票一樣,何時漲、何時跌,不僅是供需的問題,更是被國際情勢牽動,如果巴西的咖啡欠收,烏干達的咖啡價格就會上漲。
但與股票不同,農作物多了點麻煩的技術性問題,像是需要建造穀倉儲存這些作物,而不是在網路上動動滑鼠、打幾通電話就好。
農作物分成兩種,一種是糧食作物、另一種則是經濟作物,與肯亞的大莊園不同,烏干達是小農社會,大部份的農民兩種作物都會種植。糧食作物一般來說銷往國內市場,價格波動低,農家種植糧食作物都會保留一些自己吃,少部分賣掉,但也有越來越多人因為臨時缺錢花用而賣掉所有糧食作物,導致在年中時糧食不足而鬧飢荒。
經濟作物則像是咖啡、黃豆等等,市場內銷外銷都有,由於沒有保價收購,政府也沒有穩定糧食價格的政策,價格波動大,價格好的時候能讓人一夜致富,價格差時則可能使農民血本無歸。其中咖啡則是與國際市場關係最深的,雖然近幾年烏干達的阿拉比卡咖啡漸漸在國際市場闖出名號,但價格仍然隨著國際市場劇烈波動。
牛隻、作物、房子,是傳統烏干達社會理財的方式,在傳統以物易物、互相支援勞力的社會中,這些理財工具也足以應付一般的生活,如果突遭變故,強大的宗族組織(clan),親戚間也能互相幫忙照應,許多宗族甚至還設有救急基金,救助需要幫助的鄉親。
但進入21世紀,農藥、肥料、醫院、學校和現代金錢,擋也擋不住的進入農村,想要提升收成?請花錢買農藥和肥料;想受現代化的教育, 學習與日常生活無關的知識,以後到大城市發展?請花錢繳學費上課;想接受現代化的治療?請花錢到醫院看病。白花花的錢,一下子讓人們亂了手腳,亂了價值觀,也亂了原本的理財方式。
現代的金融系統透過法治與規範來運作與約束,在非洲,主要的客群仍然是在都市的中產階級人口,但在農村裡的多數人呢?如何讓他們也能參與其中(financial inclusion),而不用向人借利息高達百分之百的高利貸?
「為什麼你們不向微型貸款借錢,而是向SACCO借錢?利息都差不多阿。」
「因為SACCO是我們的SACCO,我可是有入股的!利息繳給外人還不如給自己人賺。」
我當年就是讀了尤努斯教授的窮人銀行家才決定踏上這條路的,但到了這裡才發現,在非洲,僅有1/4的成人擁有銀行帳戶,在烏干達僅有17%的成年人擁有MFI(microfinance institution)或銀行的帳戶,其實遠不如想像中普及。利息仍然偏高、手續麻煩(要填一堆表格)、且據點大多在都市中,真正在農村教育程度不高的農民,對微型貸款仍然看不到吃不到。
相反的,SACCO是在烏干達最普遍的借貸機構。SACCO的全名是Savings and Credit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,是個烏干達獨有的組織,簡單來說就像是台灣的農民信貸合作社,SACCO由農民合作社(cooperative)籌組,農民組成,每個借錢的人都需先購入股份與存錢,才能借錢(運作有點像台灣的農會,但更自由,也較不政治,與cooperative是分開的),由於每個SACCO都是由農民自己草根創立,農民對自己的SACCO認同感很強,寧願向SACCO借錢也不願向銀行借。
「你手上的這本冊子是什麼?」我問蹲坐在路邊的農民
「這是我的記帳本,記錄花了多少錢買肥料和種子,也記錄VSLA大家存了多少錢。」他打開滿是皺摺的冊子,指給我看他的紀錄。
除了SACCO和微型貸款,另外一個遍佈鄉里、深入每個農村血管的理財工具就是VSLA (Village Savings and Loan Group)。其實就是標會的概念,約10~20人的團體,每週定期聚會、存錢,當周需要用錢的人能將錢借走。VSLA不僅是理財工具,更成為鄉民一起互助的團體,定期的聚會,大家聚在一起聊生活瑣事,互相扶持。
VSLA從90年代開始在開發中國家發展20幾年,光是非洲,已經擁有800多萬個會員,雖然算是個很成功的案例,但畢竟不是一個正式的金融組織,隨著VSLA越來越成熟,如何將VSLA的錢存進正式的銀行體制、讓有需求的村民借貸更大筆的金額,是許多NGO、銀行、微型金融機構和行動金融廠商(mobile money provider),正在積極思考與解決的問題,如何結合行動金融、如何拓展據點,讓銀行深入鄉村。
現代金融工具透過法制的監督防止人們違約、倒賬,那非洲鄉村這些金融組織呢?人情的網絡如綿密的血管串聯起一個又一個的庄頭,串聯起一個又一個人。在這個許多國家制度觸及不到的地方,現代法治與福利難以落實,而是靠人,由世世代代的人傳連起的宗族人脈,由人串聯起社會防護與約束的網絡。不論是微型貸款、VSLA甚至是宗族組織都是同樣的原理,用鄉裡間人們的力量互相約束、扶持跟監督,但相對的,過分依賴人情,缺乏法制與監督機制的結果,不時傳出合作社、SACCO和VSLA的負責人捲款潛逃的案例。
讀完《江湖在哪裡》之後,發現其實很多的制度、生活樣貌,和台灣傳統農村都有很多可以相對應的地方。台灣的農村在幾十年前應該就像現在的烏干達吧,現代化的科技、通訊和國家進入農村,改善也改變了原本千百年來的生活步調。為了因應時代的轉變,人們開始用了現代的肥料、農藥,也開始籌組農民組織與信用合作社。究竟烏干達會不會走上台灣小農社會發展的後塵:合作社不僅沒幫助最弱勢的農民,反而成為國家機器緊緊抓牢、滲透的樁腳?光靠人情和同儕壓力是不夠的,最後仍然需訴諸公開透明的法制管理。
每個豐年的背後,往往都有滄桑,在「發展」的世界裡,很多事情並不只能單純看數字上的成長,而是需要考慮長期對整個大社會與對人的影響。
責任編輯:楊士範
核稿編輯:鄭少凡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