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報導
標 題: | [退休] 聰明理財「陽春麵升級牛肉麵」 |
日 期: | 2018-02-13 |
出 處: | yam蕃薯藤新聞/文.洪寶山(理財周刊發行人) |
來源網址: | |
完整內容: | 台灣未來將邁向高齡化的社會,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14%,因此政府才會提出年金改革,想要減少勞保日後給付的壓力。但老後光靠領政府的「老年給付」和「勞退」,真的能好好生活嗎?在台灣理財規畫、金融研訓業界有「葉問」之稱的葉俊佑老師,曾在上海、元大、中國信託、台新等知名銀行開過百人講座,在這告訴大家退休錢從哪裡來。 人生有四種財:勞動財、贈與財、投資財、意外財。葉俊佑解釋:「所謂『勞動財』,就是年輕人要付出努力,付出勞動,累積第一桶金。」而「贈與財」,「和家庭環境好不好、有富爸爸還是窮爸爸有關。」靠父母可以較快擁有房子或車子,就可以減少勞動財。「投資財」則是靠學習、善用金融工具,「讓錢比較快累積」。最後一種「意外之財」,像是樂透、發票等。他也舉例:「像比特幣最近很夯,有人不小心投資了一點錢,台幣二萬,短短兩年不到,現在大概變二百多萬。」前三種是可以掌控的,如果沒有「贈與財」,至少「勞動財和投資財,是可以靠自己努力的。」 先投資自己 再投資機會 如何累積第一桶金,葉俊佑表示:「先投資自己,讓才能、技能提升,才能勝任更有價值的工作,收入就會提高。」後要「投資『機會』,例如考證照、得學位,機會加上能力,人生才能向上發展。」如同倒吃甘蔗,他鼓勵大家:「你的人生賺一百萬要花十年,甚至更長,但第二桶金會縮短一半時間,第三桶金可能更短,只要有好方法、策略,財富是會累積增加的。」 現在日本是「超高齡社會」,十年後台灣也會像日本一樣,葉俊佑說明:「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會超過20%,五人當中就有一位是六十五歲以上,所以公車博愛座變多了。」據中華民國壽險同業公會統計,用年金保險平均餘命計算,1960年國人平均餘命大約七十一歲,但2016年平均餘命已經是八十三歲,多了十二年,他指出:「以前六十歲退休,靠小孩、靠自己的一點存款,吃喝省點用度過十年,壽命就終了。」但現今四、五年級生平均活到九十歲,也就是「六十五歲退休,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要生活,這段時間不是靠一點點錢就可以生活,如果沒有上一輩傳承的贈與財,就要有勞動財和投資財。」 「勞動財」又分三層,第一層「靠政府」(社會保險):國民年金、勞保、公保、軍保。第二層「靠僱主」:不管在大中小企業上班,薪資單上都會有「僱主提撥退休金」。第三層「靠個人」:葉俊佑貼切比喻:「政府給的像吃陽春麵,只是吃飽但不會吃太好,僱主提撥像是加滷蛋,如果想上館子吃牛排,要有好的生活品質,就得自己準備退休金。」 勞保低報 勞工權益受損 靠政府勞保可以領多少,葉俊佑為我們試算:「如果投保薪資是四萬,工作三十年可月領一萬八千,除以一個月三十天,一天大約六百元,剛好吃陽春麵。」而上班族還有「僱主提撥」6%到勞退專戶,但六十歲才能動用。舉例來說,某人平均工資五萬,每月提撥6%不間斷,到六十五歲可月領七千,等於日領233元,加上勞保等於一天才八百元,他補充:「扣掉交通費,一個月加起來只領二萬五是不夠的。」 有老闆為了省錢,不幫大學四年打工的學生保勞保,葉俊佑提醒年輕人:「勞保年資就少四年,一個月可累積二千元,四年少八至九萬,從年輕到退休,前後就會差三、五十萬。不了解這些權利,就被無形的犧牲掉。」他說有些公司保得少,也讓勞工權益受損:「通常公司會出70%勞健保費,如果薪四萬,公司只保二萬一或二萬二,長期勞保被『低報』,退休才赫然發現怎麼領這麼少。」勞保自九十八年一月一日改成勞保年金,是「抓最高六十個月平均值,保得高才會領得多,平均值低,領的就低。」 (小編註:目前國內中小企業在「低報」這一點,是相當嚴重的,或者說,相當普遍的,不用懷疑,但羊毛出在羊身上,要雇主「實報」,墊高經營成本,很可能只好用壓低薪資或其他福利來因應了...) 沒有特定公司的人也可以領。例如「在家工作的人」,從職場暫時離開,照顧孩子或是調養生息,這段時間就保「國保」,也就是國民年金保險,一個月繳八百,但滿六十五歲就可以領到一個月三千七百元。又或是「專職投資人」,在家操盤,投資研究,也適合國保,以後至少每個月有幾千元可用。另一種part time的人,就是加工會,但投保薪資較低,例如賣紅豆餅,就是加到職業工會。 勞工自行提撥6%有三大好處 除僱主提撥六%外,勞工也可自行提撥6%,加起來就有12%,但目前台灣提撥率低,不到十分之一,葉俊佑說:「十個勞工裡只有一個,而且可能只提撥2%、3%,大家不懂政府的用意何在。」他呼籲勞工也需要體恤老闆:「資方出勞保、健保、二代健保、職災保險、就業保險,加起來是19.6一九.六%,領五萬薪的人,僱主出六萬,交給政府,留到勞工退休時使用。」 葉俊佑告訴大家,勞工自提6%有三大好處:「現在少吃一口飯,是為了讓六十歲多一口飯吃!」一是強迫儲蓄,二可以節稅,「比如說一年工資有一百萬,自提6%就是六萬,五月申報所得稅可以扣除。」三是保證利息收入,「政府操盤的勞退基金,目前最少報酬率1.1%,保證不賠本。」他也提醒:「當老闆也可以有勞保,如果夫妻兩人開公司,有商業營業登記,卻沒保勞保勞退,六十歲就沒有得領。」 到底個人要準備多少退休金才夠呢?假設六十五歲退休後一個月生活費五萬,活到九十歲,共有二十五年,其中二萬五,是政府加僱主幫我們出一半,另外二萬五就要自己準備,所以運用投資理財,創造現金流。如果一千五百萬退休金都放在床底下,沒有任何投報率,可能會因急用或借款等因素而消失,葉俊佑教大家換成穩定現金流:「像每月領薪水一樣,心就會安定而且快樂。」現金流的特性如下:第一,時間固定,如每月一次;第二,金額固定,至少可以吃陽春麵程度;第三,永續不斷,不是只有一、兩年;第四,抗通膨,例如物價高,年金金額也高。「不要讓錢閒置,而要讓錢有所運用。」 穩定現金流的工具,如年金保險,或生存還本保險,每一年可給年金十萬,第二種是股票領「現金股利」,近幾年流行的「定存股」,就是「存股」的觀念。年輕時買股票比較衝,如生技股、科技股,但「年長一樣可以投資股票,標的換安全的、高殖利率的,比如說產業結構是公用事業,股利配息穩定。」第三種是基金,有月配息、季配息,第四種則是不動產收租,自住一間,再買一間收租,貸款繳完錢就變多了。 (小編註:隨著台灣的人口結構改變,未來許多地區空屋率將會提升,也就是說,如果買錯地區,很可能收不到租金唷...) 安全性、風險性資產均衡分配 怎樣搭配比較好呢?葉老師表示:「四項可以選兩項,這兩項有安全性資產,有風險性資產,如果七十歲就70%安全性,30%風險性。」他大方分享自己的分配法:「我今年四十,安全性放40%,我個人喜歡0050、0056,可配穩定股息,安全又簡單。」 不管什麼樣的投資組合,退休後的財務規劃,就是要打敗通膨。葉俊佑認為:「現在台灣通膨是1.3%,要抓通膨的兩倍,讓自己退休後有4~5%投報率。」搭配基金、股票,如果投報率有4%,就不用準備到一千五百萬,只要準備到990萬,壓力就會少三分之一,讓退休生活更好。以前菠蘿麵包五塊,現漲到二十五塊卻不跌價,「除非口袋夠深一輩子花不完,如果不做任何處理,讓錢面對購買力風險,比不做投資理財更嚴重。」 「想靠定存利息過生活,這已經是過去式了。」葉俊佑強調,以前不用理財,因為利率高,但現在只剩1%,「放定存的錢只是生活的錢,另外保值的錢要占40~50%,而增值的錢要做到4~7%。」安全性資產讓錢可以保值,風險性投資可以增值,他鼓勵大家:「透過增進投資理財知識,可以讓陽春麵升級成牛肉麵。」 葉俊佑 現任:臺灣金融研訓院2018菁英講座講師 學歷: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:臺灣理財規劃發展促進會理事、威盛保險經紀人(股)公司北區總監、保誠人壽保險(股)公司業務襄理 著作:基礎理財規劃、理財規劃人員、結構型商品銷售人員 |